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我省出台并实施重点领域配套工作方案,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稳步推动节能降碳。2024年7月,全国首个省级“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进一步修订,继续为全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碳排放要素保障,服务70余个项目减少碳排放量700余万吨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4日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山东落实“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情况。我省作为重化大省、燃煤大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管理模式
2024年,顺安热电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完成入市以来的首单挂牌交易,成功卖出4.6万吨结余碳配额,成交额达470万元。自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青岛市先后有25家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累计交易69家次,交易碳配额超过170万吨,交易金额1.25亿元。
青岛25家企业累计交易碳配额170万吨,其中卖出91.8万吨,增收7900万元。兴业银行通过碳配额质押融资发放3.5亿元,推动企业盘活碳资产。
2月11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首场“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山东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履约任务最重,目前已圆满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山东经济体量大,结构重,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均占全国 1/10 左右。“双碳”目标提出
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构建降碳减排协作机制。加强区域间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合作交流,按照国家部署协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试点,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因子共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通过五大行动推动碳金融发展,力争到2025年碳债券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方案包括构建绿色低碳基金群、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项目等措施。
近日,国内首笔铝行业转型挂钩贷款在山东滨州成功落地。兴业银行滨州分行向山东省首批转型金融试点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发放了2亿元贷款。该笔贷款经权威第三方机构评估认证,以转型金融标准规范流程投放,利率优惠与企业主要产品能耗作为关键KPI指标挂钩,根据减排绩效完成情况最多给予10个基点的利率
2024年12月2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正式文件。《通知》将针对青岛、烟台、聊城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试点将结合山东省重点出口行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在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方面,将结合山东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外贸出口需求,推进碳足迹标识
日前,山东印发了《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将选取钢铁、轮胎、纺织行业,开展碳足迹数据研究,编制碳足迹核算报告,形成山东省重点行业碳足迹因子,同时将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指导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报送产品碳足迹因子,与国家数据库形成衔接和补充,推动实现对重点产品和服务的碳
《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明确试点主要内容是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
《关于强化财政支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聚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创新、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财政保障等体系建设。在支持绿色创新方面提出,支持新一轮高耗能产业调整和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和核能应用推广。支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