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明确试点主要内容是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
《关于强化财政支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聚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创新、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财政保障等体系建设。在支持绿色创新方面提出,支持新一轮高耗能产业调整和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和核能应用推广。支持农业
近日,济南市顺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此次履约涉及全市8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总量达2520.5万吨,履约率达到100%
12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将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参与绿证交易,对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进行监测,完成情况以绿证作为核算依据;同时,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绿色
11月13日上午,山东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正式签约,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形成的5万吨水土保持碳汇量,被当地两家企业以成交总价150万元买走,开启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先河。
8月2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发打造的港口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全国首张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报告单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开出,这也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全国首个可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服务的港口。 据悉,依托该平台相关服务,港口能够更好满足产品制造企业、航运企业等客户应对
《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203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竞争力达到全国领先。在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方面,提出协调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发展和“新型储能+”多元融合发展。
山东首个零碳智慧工厂在济南启动,该项目通过新能源建设和数字化场景应用,预计降低碳排放65%,实现可再生能源100%碳抵消。
日前,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5亿美元3年期蓝色债券。本次债券是山东省首笔境外蓝色债券,依据青岛国信集团《绿色和蓝色融资框架》以蓝色债券形式发行,该融资框架获得标普发出的第二方意见认为其符合相关原则,中国银河国际担任此次债券发行蓝色结构顾问。 本次发行受到了全球投资人
7月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提出全链条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域集中连片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完善建筑绿色低碳
青岛市氢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行,总投资23亿元的6个项目落地,助力青岛市氢能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本次签约的6个项目,包括上海满电未来氢能产业、青岛泊里华德诚志氢动能基金、氢能检验检测中心、碱性电解槽、宝碳双极板及招商银行“基金+产业+园区”创新金融服务项目,涵
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探索城市碳达峰路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制定本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