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众日报8月31日报道,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指出,开展“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开工项目100万千瓦以上、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左右。
山东印发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开工项目100万千瓦以上、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左右。
2023年以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持续聚焦绿色低碳优质项目服务保障,不断细化指标管控、优化审批服务、强化试点应用,做到“管理提档、保障提效、审批提速、应用提质、改革提标”五个提升
“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齐鲁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走在前
近日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山东虚拟现实产业优势,抢抓元宇宙发展入口,山东省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将筹备成立,并向全省征集一批元宇宙方向标准项目。 在山东注册的元宇宙领域相关智能硬件、内容制作、应用场景、平台服务等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及政府相关机构,以
“能源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双碳’工作的重点领域。”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说。近年来,山东不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全省能源发展呈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态势。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完备的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园区、社区三个方面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工作。提出,到2025年,山东省建成一批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发展经验。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科技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省科
“碳金融赋予了碳排放经济属性,有利于发挥金融杠杆效应,引导资金向清洁能源、碳减排等方向倾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英说。
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构建集约节约、尺度宜人的发展格局。县城建设要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实现县城与自然环境融合协调。统筹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绿心、绿楔、绿环、绿廊”等结构性绿化体系,通过“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硬增绿等形式拓展绿化空间,系统推进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建设,着力建设居民身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落实“双碳”战略,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根据《方案》,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强新型能源科技创新支撑,重点突破氢能制取、储运及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型